1962年北區初中聯考的作文題目是「假如教室像電影院」。在那個閱讀了《世界大思想家全集》這種書籍,就會被抓去關的恐怖年代,突然冒出這種和當時的肅殺氣氛完全不搭調的活潑題目,據說引起了許多人的熱烈討論。
當時的討論到底有多熱烈,大概只有把舊報紙翻出來才能弄清楚。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當時沒人有膽量質疑這樣的作文題目,對於沒錢進電影院的弱勢考生不公平,從而上街抗議。所以,合理的推測是,當時的討論不會太「憤世嫉俗」,可能是在這個現實上不可能發生的「假如」上打轉,讓被禁錮的想像力能出來透透氣。
妙的是,這個現實上不可能發生的「假如」,沒過多久就真的發生了,只不過是在陽光燦爛的夏威夷。人類學家吳燕和在《故鄉‧田野‧火車:人類學家三部曲》(時報出版)中提到,他在1966年到夏威夷大學留學,正好是美國人類學極盛的時期。當時越戰打得如火如荼,所以東南亞社會文化的研究大受重視,文化人類學的課程因而吸引了許多學生。吳燕和說,有一門他擔任助教的課竟然有八百名學生選修!學校裏根本找不到教室可以塞下這麼多人,所以只好移師到學校旁的電影院上課。
當年出題的老師想必作夢都想不到,電影院真的變成了教室。當年出題的老師也一定沒想到,多年之後,許多教室都有媲美電影院的多媒體設備;而有些電影院經過多年演化之後,已經達到讓人不敢再拿「假如教室像電影院」來考學生的境界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