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8日 星期五

Scaling 讀書會

各位念茲在茲的《Scaling 讀書會》,終於要啟動了!這次選擇閱讀的書,是由 Knut Schmidt-Nielsen 所寫的《Scaling: Why is Animal Size so Important?

選擇 Scaling 這個主題來介紹給各位,主要是有感於傳統生物學的訓練很少強調「大小」和「尺度」等問題;而對具物理學背景的學生來說,雖然考量大小尺度已成了直覺,但或許不知道,生物體(和體內構造)的相對大小,對生物的生存方式和演化有著決定性的影響。有了這些基本的概念和知識,各位便有能力去批判許多似是而非的科學報導,和不合理的電影、動畫情節了!

為什麼會選擇這本書?原因很多,有理性,也有感性的成分... 總之,它是本好書,值得推薦。

時間:第一次暫定為 8/11 (Mon), 4-6pm
地點:
物理系咖啡廳 (611)
分配章節:

8 則留言:

roan 提到...

各位加油!紀老師怎麼欲言又止,趕快把理性與感性的成分都招出來吧!

談到讀書會,讓我想起當時在日本所看到的現象:他們時常用讀書會的方式來一起學習、討論。有位從美國來的教授告訴我,這是他最羨慕日本人的一點,很希望他的學生也能如此地互相幫助。在《福澤諭吉自傳》裡描述過這種讀書會,中文版的推薦裏還特別提出來,認為這是讀書會在日本普遍受到採用的源頭。

紀老師是用firefox的吧?分配章節的表格在firefox中是ok的,到了IE7就成了一堆怪符號了…

KJC 提到...

多謝阮老師的提醒,果然IE「曲解」了我。在還弄不清該如何貼表格的當口,就以圖示人吧!

嗯,這個...感性的部分是很剎那的感覺,當時用 RAM 在 process,好像忘了存檔。理性的部分很花時間,所以讀書會時直接用說的好了(如果氣氛對,說不定感性的部分又會跑出來!)。唉,我怎麼欲止又言了呢?

roan 提到...

剛剛看到的:網路讀書會

關於Scaling讀書會,除了宣布時程之外,不知道大家覺得這個部落格還可以發揮什麼功能呢?

KJC 提到...

謝謝參與昨天首場讀書會的十位同學和兩位老師。

哈,昨天向各位招認了:其實,紀老師並沒有參加過讀書會的經驗。最多,只有考試前的討論而已。大學時期,總覺得自己讀比較快,最後變成自己邊讀邊教同學...

教學相長是很棒的學習方式,但身為師者,如果還緊抓不放,不就是剝奪各位的學習機會?所以期待各位能在接下來的章節中,共同學習摸索,由負責的同學帶領討論,漸漸地,老師的指導身份將越來越淡...就像我昨天告訴你們的:「教育的目的,是希望有一天你們不再需要老師。」其實應該說,是希望各位能互為老師!這也是我發起這個活動的另一個原因。

昨天討論的章節 (Ch.1~3) 主要在簡介為什麼、和如何研究(比較)「生物結構/功能隨體型大小而改變」(即所謂 的 scaling),和隨之產生的問題(許多是物理問題喔!)。另外,也感謝施老師與阮老師分享物理學家探討 scaling 時的視野和目的。

各位加油了!希望我們能漸入佳境。

喔,對了,我們可能需要紀錄--在這裡,我就動用一下師權...每次的紀錄,就由前一週的負責人擔綱。沒錯,本週五美勞的那場,就是我負責紀錄啦!

KJC 提到...

昨天的 scaling 讀書會,相信與會的伙伴都和我一樣有「醍醐灌頂」[註一]的感受--可惜,有些伙伴無法參加。但下週的負責人大頭,昨天應該也被施老師打通了任督二脈,請各位拭目以待不同於以往的引導討論。

又,在場的各位後來都有感而發...有機會來跟大家分享吧!

[註一]自從那次國文考完試後,就沒再用過這個詞耶!原來,學的東西需要時間才能證明是否有用。

roan 提到...

看來我錯過了施老師精彩的評論,真可惜啊!有人可以大概描述一下他說了些甚麼嗎?

roan 提到...

上週沒辦法出席,這一週也沒辦法到,殘念…

不過,我總算騰出時間開始讀這本書了,所以在此貢獻一些,以彌補不能參與討論的缺憾。今天早上才剛開始讀,剛剛又去開了三個小時的會,因此目前只讀到第二章。

第11和12頁討論的是geometrical similarity和isometry。我想,這裡必須要辨明一件事情:生物學家講的isometry和數學家講的isometry是不一樣的。數學家的isometry就是大家以前學歐氏幾何時的「全等」(congruence),而生物學家的isometry指的是歐式幾何的「全等」「相似」(similarity)。

為什麼會這樣呢?難道生物學家的數學真的爛到這個地步,連中學時學過的基本定義都會弄混?數學家如果看到這種用法,大概會發瘋吧?我感到很困惑,所以查了一下文獻。

根據維基百科allometry條目的資料,顯然頂頂有名的Julian Huxley研究過這個題材。維基百科引用的Huxley的那本書不容易取得,所以我用Web of Science來找Huxley發表過的相關文獻。

過濾之後,我找到Huxley和Teissier於1936年在Nature發表的文章,原來當時isometry指的是生物體局部和整體的生長速率「全等」。這篇文章的標題是 Terminology of relative growth,顯見當時大家用的名詞相當混亂(文章中提到的,除了我們學到的isometry、allometry之外,還有dysharmony、heterogony等等名詞)。

有趣的是,這篇文章引來另一位大師的回應。後來因研究中國古代科技文明而馳名的Needham(李約瑟)和Lerner於1940年在Nature寫了一篇題為 Terminology of relative growth-rates的文章,主張只有在比較同年紀的不同類生物時,才使用allometry和isometry;而比較不同年紀的同類生物時,應使用heterauxesis。

現在看來,李約瑟和Lerner的主張沒有成為主流。應該不是因為他們的名詞系統比較複雜,因為Huxley和Teissier的系統也不只allometry和isometry而已,還有個enantiometry。而Huxley和Teissier的系統用久了,也越用越不嚴格,到最後就變成了前面所說的,isometry和geometrical similarity是同義字的情況。

科學考古很有趣,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事物的來龍去脈,也可以讓我們發現,原來事情不像書本經過萃取之後所呈現出來的那麼簡單(所以就不會誤以為以前的科學家很蠢,那麼簡單的事物要花幾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時間,才能弄清楚)。

有時候,科學考古還會讓人不知不覺地會遙想當年景況。像這次翻出來的李約瑟和Lerner的文章,刊在1940年11月9日出刊的Nature,頁首的部分還有完全用大寫印出來的IN THE PRESENT CIRCUMSTANCES, PROOFS OF "LETTERS" WILL NOT BE SUBMITTED TO CORRESPONDENTS OUTSIDE GREAT BRITAIN呢!

roan 提到...

再多說一句:書裡有不少地方用實際的數字來舉例,大家應該要試著去算,看看和書裡給的數值一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