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3日 星期二

由新奇到心情:Scaling 與追思一位偉大的動物學家

在電腦前用腦的時間增加了,在休息的片刻,只消幾個鍵盤鍵、幾許滑鼠移動,注意力很容易就流轉到期刊的舊文...

經過暑假的 Scaling 讀書會(啊,只進行了三分之一本書,未來還要找時間完成它),和在新化時我跟各位分享的腳丫子大小,各位不難嗅出,紀老師是很喜歡比較的,尤其是生物體型大小這檔事!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在 2005 年的5月1日有一期關於 Scaling 的專刊 (Scaling Functions to Body Size: Theories and Facts):
此期封面的說明寫道: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tabolic rate and body mass has been the topic of lively debate for over 150 years. Is there a universal scaling law that spans biological systems ranging in size from molecular units of the cells' metabolic machinery to trees and mammals? The contributions to this special issue reveal that, while there is still no consensus regarding the 'true' scaling exponent for this relationship, close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oreticians and experimentalists will likely prove to be the key to future developments in the field of allometric scaling.

各位可以透過導讀編輯的介紹,來一窺這個領域的面貌。

而在這個領域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比較動物生理學家 Knut Schmidt-Nielsen,於 2007 年 1 月25日辭世,他的生平可從他的回憶錄 (The Camel's Nose: Memoirs of a Curious Scientist) 中窺見;而他的貢獻和影響,也絕非幾則追思文能訴盡。
在 Duke 讀書的那幾年,有幸能親賭這位偉大科學家的風範;而座落在生物系旁名為 Scientist and Nature 1: 1 銅製雕塑,捕捉他與駱駝對望的景象,沒有尊卑之別,刻畫出動物學家與眾生命彼此好奇、相互對等的哲學觀。同時也令我思考著:我們該如何度量這樣一位科學家的貢獻,包含他帶給我們的視野-- 無窮無盡、綿遠流長?

謹於 Schmidt-Nielsen 教授 93 歲冥誕前夕,獻上無限追思與崇敬。

1 則留言:

roan 提到...

Schmidt-Nielsen這位科學家對我來說意義重大。怎麼說呢?因為他所寫的How animals workAnimal Physiology: Adaptation and Environment這兩本書,引領著我走入動物生理學的世界,發現原來生理學裏頭有這麼多奇妙的物理現象,原來生物物理不是只有在分子與細胞的層級才有引人入勝的問題。

有一個我在Scaling讀書會裏頭提過的例子,就是出自How animals work這本書裡的第六章。如果你用該章第一節的標題LSD and the elephant來Google一下,你會發現一堆連美國的中央情報局都牽連在裡面的有趣故事。當然,我很喜歡這個例子的原因並不是因為它和CIA有關,而是因為它很戲劇化地展現了對scaling輕忽以對的後果:0.1 mg/kg的LSD對貓來說無關緊要,但對大象來說卻是致命的劑量。

這個例子和這幾天的新聞焦點-毒奶-也有關。有人整理了個懶人包,裏面有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對相關藥物的評估報告。這個報告把在老鼠身上會產生結石的劑量(每天63 mg/kg)拿來,除以100(稱為safety/uncertainty factor),得到每天0.63 mg/kg,作為人類每天可容許的攝取劑量(tolerable daily intake)。

這幾天大家的討論多半就從這個量開始。但究竟FDA選用的這個safety/uncertainty factor合不合理呢?100看起來不小,不過按照Schmidt-Nielsen在How animals work裏面的估算來看,最大膽的(和體重成比例)和最保守的(和腦的大小成比例)估算之間可是差了750倍哦!

我不是藥物安全的專家,但如果要我必須選擇一個safety/uncertainty factor的話,那我會根據Schmidt-Nielsen的估算所給我的啟示,選擇1000。

其實這幾天的新聞讓我有些感概。費曼說"...reality must take precedence over public relations, for nature cannot be fooled."習於操弄群眾的人,如果誤以為自然界的運作也可以為其所操弄,災難就不遠了。幾年前目睹的實例記憶猶新,雖然我不抱任何期待,但總以為殷鑑未遠,應該會多少記取些教訓,因此災難不會那麼快就重演。沒想到相似的情節這麼快就搬上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