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一的導師有一次講課講到一半,有感而發地說,台灣的大學生在剛進大學的時候,素質比美國的大學生好,但是四年下來,就比人家差了。當時怎麼都想不懂,怎麼會有這種事?後來跑去美國待了幾年,才發現當年老師只說對了後面那一半。至於前面那一半,大一學生的素質有沒有比較好,要看比的是什麼。用考卷來考,保證是台灣的大一學生素質比較好。但在那些很難用考卷來鑑別的能力上,恐怕就輸人家一大截了。培養這些能力很費功夫,所以除非是有心加上用心,否則很難在日後迎頭趕上。
在美國留學的那幾年,為了省時,我都住學校宿舍。雖然在宿舍餐廳搭伙並不便宜,但可以確保抽宿舍時會有比較前面的順位,只好花點錢搭伙。剛開始還覺得學校真賊,但沒想到卻因而在餐廳裏結交了許多不同領域的朋友。和來自各國的學生吃了幾年飯之後,我發現台灣學生在經歷上的同質性最高,幾乎都是國中、高中、大學一路上來,連補托福和GRE的補習班都一樣,就那一兩家。相較之下,南韓學生的同質性也很高,但似乎沒台灣的這麼高,而日本學生就更多元了(我對中國學生敬而遠之,所以沒什麼概念)。人生經歷這麼類似,很難期望會出現什麼驚天動地的怪咖鬼才;據此外插出去,說不定連整個國家的領導階層會有什麼樣的思維,碰上危機會出什麼牌,都不是太難掌握,那不是很可怕嗎?
我最喜歡告訴學生的一個故事是:有一年我當助教上習題討論,赫然發現好幾位大三學生不會做分數的加法(1/2+1/3 =2/5真的出現了!)他們說,考完SAT之後,就沒怎麼用過這東西,所以就忘了。我當時還想,這些醫預科的學生要是真的進了醫學院,那還得了!之後有幾位學生找我寫介紹信,每一位附上的履歷都是洋洋灑灑地列了一大堆多采多姿的經歷,我這才了解到台灣的大學生就差人家差在這些沒辦法放到考卷上,但可以放進履歷表的東西上。
後來讀學校的刊物,看到大學部的招生委員會負責人在談招生,其中有段話大意是說,除了學業成績之外,委員會還會看申請者在二十年後有沒有可能成為一個領域的領導者。這段話把我一棒打醒,當台灣所有的大學都還在「甲生是不是比乙生多考0.5分」的細節上打轉的時候,人家已經在看誰更有可能成為未來的領袖人物了。
這段話促使我花了些工夫去找校長所發表過的關於教育的談話,發現他談的都是如何教育未來的領導者,完全沒有談過如何才能招收到「最好」的學生,或如何提升學生的素質。我猜他大概不太擔心校園裡面有一堆學生沒辦法馬上算出來一個披薩在A和B各吃了1/2和1/3之後會剩多少,而會比較擔心學生的出身背景不夠多元,視野與涵養不夠寬廣吧?
只在枝微末節上打轉是台灣的教育特色,因而培養出來的人很多是腦袋被分數加法之類的東西塞到邏輯不通的蠢貨。這些蠢貨就算去美國待了好幾年,也拿了博士學位,還是一樣地小鼻小眼,因為腦袋塞得太滿,擴散係數太低了。我常說,知道問題出在哪裏,才知道要如何自力救濟。看到這裏,你知道如何救自己了嗎?
2009年2月9日 星期一
[分享]教育的格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