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期的Science有篇文章談的是人們如何看待自己與別人,標題是How we see ourselves and how we see others。文章的開頭很有意思:
Have you ever attended a long and technical lecture and seen yourself as easily distracted while thinking that everyone else seemed thoroughly engaged?就是這句!就是這句和我的切身經驗完全吻合的話吸引我往下讀(要準備報告的夥伴們要牢記在心啊!不管是口頭或書面,一開頭就要把觀眾或讀者的注意力抓住)。
不過,接下來就比較平凡無奇了。大致上是說,我們都很清楚自己心裡在想些什麼,有什麼轉折、感覺、欲求,而對別人心裏想些什麼就不甚清楚,所以在評斷自己時,根據的是自己的內在;而在評斷別人的時候,就只能根據其外顯的行為了。誤判、誤解、衝突等就從此而生。近年來腦部掃描的結果,為這些觀察提供了神經科學上的證據。
到此為止,沒什麼讓我眼睛一亮的東西。然後,有趣的來了…
作者接著說,人們傾向於把「過去的我」與「未來的我」都看成別人。道理很簡單,我們看不到這兩個「我」的內在轉折,所以「他們」就跟「別人」沒什麼兩樣。腦部掃描的結果也支持這個觀察。作者在這裡描述了一個有趣的實驗:研究人員告訴實驗對象,拿給他們的噁心飲料(醬油+蕃茄醬+水)喝得越多,越有助於科學研究。在決定當下要喝多少時,實驗對象通常選兩湯匙;而在決定未來要喝多少,或別人該喝多少時,實驗對象選的都是比兩湯匙還多的量:半杯。
這說明了什麼?我覺得,這說明了我們在規劃自己的未來的時候,可能會像老師出作業一樣,高估了學生的能力,或低估了學生的侷限。所以,要我在兩個月內寫出一篇論文,我會很明白地說「不可能」,但我或許會在心裏嘀咕「可惡,一年後生一篇驚天動地的論文給你看看!」
這篇文章看起來字很多,密密麻麻的,扣掉圖也還有三頁之多。但就像上面說的,有一大半和常識差不多(是的,我是用作者的外顯行為-寫出來的東西-來判斷),因此不會太難讀懂(老實說,寫這篇報導比讀文章本身更花時間呢)。這裡只是挑我覺得最有意思的一點來分享,建議各位有空沒事的時候讀一讀,看看以後應該要如何看自己與看別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