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9日 星期日

【活動公告】生物2理研習營Ⅳ

【活動緣起】
今年四月,Gorb教授來訪,我們在惠蓀林場舉辦野外實習的一個夜裡,幾位昆蟲學家耐不住春日蟲聲唧唧,開始探索起會館外的蟲相,也引來我們三位老師的好奇。

一隻剛羽化的蟬,頂上三顆發亮的單眼,讓這群昆蟲與物理學家在隔天的早餐中繼續聊起昆蟲的眼睛,也撩起辦個以「視覺中的生物物理」為主題的研習營的初心。

這些年來,我們透過BJC,邀請了不少視覺生理學家~台大昆蟲系的楊恩誠教授 (2004/9/9)、中研院細生所的嚴宏洋教授(2006/10/12)、清大生科系的焦傳金教授(2010/4/8)。聽了我想辦個以視覺為主題的研習營的想法後,焦教授慨然同意擔任這次的Scientific Program Officer,除了力邀嚴、楊兩位教授加入外,還推薦了另兩位專家--台大心理系的陳建中教授,以及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的洪洲伯教授--以期呈現由眼睛到腦的完整視覺路徑(visual pathway)。

這五位專家研究的對象分佈陸海空三域,涵蓋脊椎以及無脊椎動物,並運用不同的技術方法來探討視覺的生物物理問題,相信如此多元的視覺研究面貌,將帶給我們完全不一樣的視野,精彩可期。


官方資訊如下...

Biophysics Workshop: Life among the Formulae of Physics
生物2理研習營Ⅳ-探索生存適應的物理

11.5-11.7
Theme: Vision beyond visibility
主題:蟲魚鳥獸的婆娑視界-視覺中的生物物理

【活動簡介】視覺是人類仰賴甚深的感官來源,尤其在成像清晰度、運動感知、以及立體影像判別等面向,堪稱動物界中翹楚。然而在演化過程中,其他動物也發展出不同的視覺感官,以因應不同的生活棲境。今年的生物物理研習營,我們邀請到國內五位視覺生理學專家來擔任講者,引領我們瞭解由眼睛感光、成像、乃至於大腦感知的完整視覺路徑(visual pathway)。各講者研究的對象遍及陸海空三域,涵蓋昆蟲和頭足類(如烏賊)等無脊椎動物,以及魚類和哺乳類等脊椎動物,讓我們得以在演化的架構下,探索不同動物類群的視覺系統,如何能因應其生存棲境中的光學及生態環境。此外,講者也將介紹各種探討視覺生物物理問題的技術方法,包含光學、顯微分光光譜術 (Microspectro-photometry, MSP) 、電生理學、心理物理學、神經造影術、模擬計算等。相信如此多元的視覺生物物理學研究面貌,將帶給我們完全不一樣的視野,令人大開眼界!


【受邀講者】
嚴宏洋研究員/教授:任職於中央研究院細胞與個體生物研究所,以電生理及行為反應的方法,研究水生動物的聽覺和視覺系統運作的機制。

楊恩誠教授:任教於台灣大學昆蟲學系,除研究昆蟲視覺及其在逆境中的生理與行為反應外, 並應用生物物理學原理研發害蟲防治方法。

焦傳金教授:任教於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以比較生物學的觀點,從視覺環境、視網膜生理、及視覺行為等面向,研究視覺系統的演化與功能。

陳建中教授:任教於台灣大學心理學系,運用大腦功能造影以及心理物理學等方法,來探討空間視覺與色彩視覺的神經機制與數理模型。

洪洲伯教授:任教於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研究猴子與人類對於視覺的形狀感知、物體辨識、亮度感知,其基本再現與計算機制。

2 則留言:

KJC 提到...

本週日(10/10)截止報名喔!

KJC 提到...

研習營圓滿落幕~感謝五位講者精彩的演講、百位與會者熱心的參與、五位籌備委員全力的支援、和二十位SRC生物物理團隊工作人員盡心盡力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