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0日 星期五

關於未來(二)

大概在 168 天前,我有感而發地寫了關於未來(一)這篇文章,跟大家分享一些想法。當下標題時,閃過了「未來還會碎碎念」的念頭 ,就埋下了還有續集的伏筆。半年就要過了,一直沒有付諸行動寫續集,一則是因為早已忘了當時對篇章的規劃,二則是還在等待靈感和時機。

在前一篇文章中,我把重點放在對徬徨是否進研究所的一些看法。文章最末,我給了這樣的小結:面臨「重要而急迫」的事,解決問題的重點在「策略」;但面對「重要而不那麼急迫」的事,重點卻是「準備」。進了研究所,似乎是暫時解決了急迫的問題,但也該去思考不那麼急迫的未來了!

這類的問題,在進入「甄試旺季」的時刻又浮現,所以我想再進一步分享一些經驗和看法。

有學生告訴我父母並不支持他繼續唸博士班,因此想問我的意見。我的第一反應是:「那你自己怎麼想?這是你的人生,父母或是我都沒有權利替你做決定。」

當然,我不是要規避給予學生指導和意見的責任,而是感嘆在我們的社會中,一個20多歲的成人,還得活在父母(和師長)的期待中。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意味許多人將未來的決定權,交在父母師長手中,那麼所需負擔的人生責任,該由誰來承擔?

在這裡我想跟各位分享我念博士班時曾有的徬徨經歷...

坦白說,我從小就是所謂的「績優生」,國小四年級從淡水轉到台北來唸書時,就被師長父母期許要念北一女、台大、出國深造。也的確,這就是我最後走上的路--當年選擇出國時,我執著在自己「能不能」的迷思上,總覺得自己有能力,就能夠學會喜歡做研究。然而,這看似順遂的求學過程,一直到研二上學期開始第一次的動搖。

博士班念到第二年,我修了一些可能需要的課程,有模糊的方向,卻不知道對什麼研究主題感興趣,也因此無法決定該找誰當指導教授。大學時作專題的經驗,似乎也不管用,因為那個題目在系上沒有人可以指導。我的焦慮在第三學期結束後達到高峰:同學們開始著手進行初步研究,而在台灣的同學們正準備寫碩士論文之際,我則一片茫然,不知未來要往哪裡去,於是懷疑自己能力的聲音越來越強烈。就在寒假即將結束的前幾天,我鼓起勇氣找了我的臨時指導教授(即尚未決定論文指導教授前,負責輔導我的老師)。還記得那天,我問她是否有時間和我談談,我告訴她:"I don't think graduate school is for me!"

她立即放下手邊的工作,將房門關起好讓我們的談話不受打擾。我告訴她我的茫然不知所措,也告訴她我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念下去。她回應以她的經驗,不適合念研究所主要有兩種原因:不喜歡研究生涯的生活型態,或是沒有能力。但她接著問我:「是否給自己足夠的機會嘗試,確認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當然,她也問我:「是否已盡最大的努力,才看到自己能力的極限?」說老實話,兩個問題我皆無法給個肯定的 YES。她接著說,喜不喜歡做研究是很主觀的,只有自己才知道,但喜歡與否與能力無關,研究生活的屬性,並不適合每個人,她看過許多很聰明的學生,因為不喜歡研究生活的步調,而決定另尋目標,這樣的離去是好的,是積極面對自己的人生。

她給了我這樣的建議:何不嘗試投入做個 research project!當然主題的選擇上有些受限--得是系上老師有興趣指導的。在聽了我的興趣之後,她建議幾位老師,也同意幫我詢問他們的意見。晤談最後,我不知哪來的膽子問了她:「我要怎麼樣才能拿個碩士學位?」(我們系上只有 Ph.D.的 program),她回答:「我可以告訴妳,但妳要先答應我,在還沒嘗試前不輕言放棄。關於妳自認不適合唸研究所的事,我還沒被說服。」

這個經歷,從此打破了我過去的許多迷思;接下來的幾年,在看到許多非常優秀的朋友逐漸逃脫社會和父母師長的期許,選擇適合自己的路之後,感觸更深。我們的教育,欠缺了輔導學生「發現自己」的區塊,讓自我價值定位在他人的期許上;也欠缺輔導學生去思考如何「 實現自我」 (例如:我想做 xx,我該有什麼樣的訓練),反而讓學生在修了一堆課後,不知自己能做什麼。

所以,簡單做個結論~
該不該繼續念博士班的答案,我無法給個 YES 或 NO,畢竟念博士是很大的投資。我的建議是:思考自己未來想過的生活(以及工作型態),如果博士班的訓練是必要的,那就走下去。至於想過什麼樣的生活,只有自己能夠做決定。

年關將近,再次給各位一個阮老師曾提出的功課:請想想「十年以後的我」是什麼樣子?此外,年終也正值老師們提國科會計畫的時節,何不請各位也提個「實現自我的十年計畫書」(最多兩頁)?有興趣參加的人,請洽紀老師。

5 則留言:

KJC 提到...

終於有學生來問我 "proposal" 的事了!(大悅)還有誰想試試看呢?

sepioteuthis 提到...

紀老師好

我也同意妳的說法 唸博士真的是場很大的賭注
所以當人家問我念博士的建議時
我只能分享我的經驗卻不能告訴他該怎麼做最好

來到UQ半年
老闆到現在都從來沒有問過我到底想做些什麼
開門見山的說 你有一年可以想清楚想做什麼
入學的那個proposal
只是讓我們知道你有能力可以從事研究
至少是清楚科學是怎麼進行的
我們需要培養訓練的是獨立的研究能力
........
當然這樣是有極度兩面的效果
對我而言
我有全然的自由決定我要做什麼

但是我想有許多的學生會覺得徬徨無助
在台灣
大部份的老師都沒有告訴我們該如何獨立
很多的學生只能坐著等待老師賞點什麼來做做
研究動力的強度顯然是很低的

在這裡
老闆給我機會去參與各種課程 野外採樣
這些機會讓我看見了有什麼是我想去追尋的
有了那個想去試一試的念頭之後
看不完的papers再也不是沈重的負擔
反而是一個動力 敦促自己要持續保持進度
看了越多 原先只有線頭的憑空亂想
忽然間有了比較清楚的脈絡
那種豁然開朗只有親自體會才能了解

遇到瓶頸的時候
會徬徨也會無助
尤其自己一個人的無聊週末夜裡
但是我更想知道我可以向前挺進到哪裡
哪裡才是我放棄的極限
這樣一次一次向前行
回頭看已是雲淡風清 峰迴路轉又一回

科學家也許是個好職業
你拿了醫生 律師執照
在別的地方通常還要參加該地的資格考試
科學家不用
有了良好的訓練
科學可以在任何一個地方被人們所尊重
世界從此沒有了分界

KJC 提到...

sepioteuthis,

謝謝你的分享--雖然說這條摸索追尋之路,只有走過的人才能體會,但來自身在其中的你的即時經驗談,對學生們的啟發更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呢!而且,學長姐的話總是比老師的多些說服力。

和你一樣,當年我獲得的訊息也是入學所提的 proposal,是反映並總結過去的訓練和能力。還記得在我確立研究方向,正在準備資格考(我們稱之為 Preliminary exam,提研究計畫和口試)時,一度非常沒有信心,我的指導教授特地調出我當年申請研究所的文件,問我的看法。我的第一反應當然是很羞愧,因為申請書的內容很不周延、英文用語也有許多錯誤(雖然當年丟出去時感覺還蠻良好的),因此我進一步問她既然如此,為何還決定收我。她說那是過去的我,而現在能夠有能力看到過去自己的不足並評論,那不正反映了我的進步嗎?收我的原因是她相信這個 program 適合我,而的確她也看到了當時所期待的成長與轉變。

你說的獨立研究能力和多方嘗試的機會,也的確是我當年的經驗。不同老師的指導風格不同,只是當許多同學已經找到研究主題並著手進行實驗時,那種自由反而讓人很不安。我自己雖然最後選擇的研究主題並非指導教授的專長(專業上的都交給其他口試委員,所以常有人誤認我是他們的學生),但她在其他面向一直都很支持我,包含建立更寬廣的生物圖像、邏輯陳述、諮詢其他專家、寫推薦信、和寫作等。我認為我教育理念的形塑,受了她很大的影響。

此外,在當了老師之後,更覺得當年被迫走出實驗室向外尋求協助和資源反倒是件好事。我常期許自己和學生:周圍有許多資源很好,但能善用資源來達成目標是更重要的能力(許多讓人驚艷的研究,並非用錢堆出來的)。

話說回來,後來決定繼續念下去是因為希望有朝一日能在大學任教(身兼科學家和老師)。因此每當受到挫折時,我都會提醒自己:
當科學家是很奢侈的,有許多自由度可以挑戰、驗證自己的想法;當老師是很幸福的,最大的回饋是看到學生成長轉變,並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方向。
而我的確很 enjoy 這兩種身分所帶來的幸福感-- 所以,我也得概括承受隨之而來的所有挑戰與挫折。

KJC 提到...

如任何計畫一般,各位的十年養成計畫的重頭戲當然是短、中、長程「目標」,和執行的「方法」。有特色的「成果」(十年後的你)應是較具競爭力的。

關於方法部份,短程的(關於學習)可以參考阮老師曾寫過的這篇經驗談

而自我「評估」的能力,也是要培養的。

yifenlin 提到...

看到老師這篇
覺得好感動呀………!!